当前位置: 首页 > > 创新体验

【基地动态】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植物园科普基地深入蓟州区乡村和校园开展中医药科普宣讲

2023-07-11
  近日,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植物园科普基地与中药学院师生一起,在天津中医药大学驻村帮扶组的协调下,走进蓟州区白涧镇和邦均镇的乡村和校园,开展了一系列乡村调研和中医药科普宣讲活动。
  宣讲团成员先是认真学习了驻村帮扶组干部对驻村帮扶工作的介绍,详细了解了庄果峪村的经济现状和发展规划,现场调研了村庄周围的自然资源,对如何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干事创业、助力乡村振兴有了一定的思考。
  随后,同学们深入蓟州山区,实地考察了野生中药资源的生长状况,辨识了玉竹、多歧沙参、山杏、热河黄精、白蜡树、益母草、委陵菜、桃叶鸦葱等中药植物,亲手采挖(收)了玉竹、南沙参、苦杏仁、百合、热河黄精等野生中药材,对中药材的野生生长环境、辨识和采收等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次日上午,宣讲团来到白涧镇白涧中学,通过线下宣讲结合线上直播的方式,以药食同源为主题,向600余位中学生介绍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中医药,生动的讲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大学生、中学生共同完成了一节绘声绘色的中医药科普课堂。随后,借助向白涧中学赠予的中药材标本,宣讲团与同学们面对面进行了“中药形色辨”的互动交流,同学们通过看形状、辨颜色、闻气味、尝味道等鉴别方法,对常用常见中药材有了初步的了解。

  

 下午,宣讲团来到邦均镇第三小学五年级一班,进行了药食同源主题的科普宣讲。随后,宣讲团向小学生们发放了编制的《中药植物涂画册》,小学生们用手中的画笔,为中药植物涂绘色彩,在涂绘的过程中,结合实拍的植物彩色图片,认真观察了植物的茎叶花等器官和药用部位,增加了对植物和中药材的直观认知。宣讲团还向学校赠予了一套中药材标本,希望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标本,组织更多学生活动,让中医药科普持续深入中小学课堂和各教育环节。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植物园科普基地将持续开展更多富有成效的科普活动,为中医药学子的专业实践和文化实践构建更加广阔的平台,为中医药科普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