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科普小课堂
孩子的眼睛发育在6岁前尤为迅速,了解眼球的基本结构,掌握近视防护知识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此阶段若出现近视,家长应高度重视,每3个月复查一次,确保及时调整矫正方案。学龄期和青春期是近视进展的关键时期,应当每3至6个月复查,以监控眼轴与屈光度的变化。
眼球的基本结构
眼球是视觉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角膜 是透明的,位于眼球的前端,是光线进入眼球的第一个要穿过的结构。
(2)结膜附着在眼球前部巩膜表面和眼睑内层,一层薄而透明的粘膜,对外界传染源、过敏原等具有易感性,是眼部炎症的好发部位。
(3)巩膜位于眼球后部最外层,瓷白色、具有一定弹性的纤维膜,是眼球壁的重要组成部分。
(4)虹膜 位于角膜后方、圆盘状结构,表面凹凸不平,其中含有的色素决定了眼睛看起来的颜色。
(5)瞳孔 位于虹膜中央的开口,其大小会根据光线的强弱、情绪状态等变化。
(6)晶状体 位于虹膜后方的凸透镜,正常情况下是透明的,屈光度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调整,使不同距离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导致晶状体长时间处于“变凸”状态,难以放松,表现为暂时性视力模糊,类似近视症状。若长期未缓解,可能发展为真性近视。
(7)玻璃体填充于眼球内部后方,呈透明胶冻样,是眼内的屈光介质。
(8)视网膜 位于眼球后部,是眼球壁的内层组织,其中有黄斑、视神经等重要结构。
(9)视神经 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延伸出来的神经纤维汇聚在一起,将视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10)脉络膜位于眼球壁的中间层,巩膜和视网膜之间,其中血管非常丰富,为眼球后部结构提供营养。